返回

故宫博物院加强社会化合作 构建“数字文物”产学研用体系

2023年12月01日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和共享,探索出一条数字文物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路径,使这座古老宫殿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故宫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186余万件,其中包含90余万件珍贵文物。自1996年起,故宫博物院便开始进行文物数字化采集与应用,积累了大量数字文物资源。2018年,故宫博物院以“数字文物”为核心,开始建设数字内容展示平台,打造了从数字采集到研究利用再到共享传播的完整链条。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加强社会化合作,与腾讯公司建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促进了数字文物库的建设发展,实现了文物数字展示和价值挖掘,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文物的魅力。
       加强文物数字采集
       构建新型“数字文物”生产中心
 
       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数量大、品类多,文物二维影像和三维采集初期未能形成统一标准,使文物影像资源共享和利用有限。为兼顾采集效率与质量,保证不同人员、不同工作环境都能采集到可以共享利用的文物数字资源,故宫博物院制定了文物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工作流程,形成切实可行的采集标准规范。在达到数据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力量共同进行数字基础采集和数字技术研究,每年以8万件/套的速度开展藏品数字影像采集工作,效率提升超过300%,有效缓解了藏品数量巨大和人手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将珍贵文化遗产的魅力带到更多人的视野中。
 
       故宫博物院联合腾讯集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上公布推出。实验室围绕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实现采集、制作、展示一体化智慧升级,构建新型“数字文物”生产中心。实验室总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其中“影像采集工作区”已初步具备文物多维数据一体化采集能力。“一块小绿幕+一台手机”就能完成实景人和虚拟背景的无缝融合,并输出12k超高分辨的音视频画面,极大提高拍摄效率,降低拍摄成本。
 
 
       数字展览展示
       阐释文物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数字文物的互联和共融,为文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深度挖掘了文物的价值,促进了文物资源与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机融合。故宫博物院充分依托数字技术,将文物和古建筑转变为“可以翻看的故事”,创造了线上数字博物馆,以更加时尚、优美的方式跨越时空,展示古代文化和工艺。
 
 
故宫博物院大高玄殿弧形屏沉浸体验区
 
       2021年12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这一展览使观众能够欣赏传统文化中纹样之美。展览历时2个月共接待观众7.7万人次。目前故宫博物院最新推出的“大高玄殿数字馆”,是故宫博物院数字展览的3.0版,相较于传统的数字展览,“大高玄殿数字馆”在功能上更为多元化,观众可以通过探索、检索、策展等功能,以主动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识与联系,并形成大量多元化展览。“大高玄殿数字馆”借助新技术、新设备,使文物知识和关联性变得更具无限性,大幅拓展了展览的深度和广度。
 
 
       可开放可共享可利用
       推动高质量“数字文物”全民共享
 
       故宫博物院将数字文物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数字文物库”项目,公开186余万件藏品的基本信息,并向社会免费提供了超过10万件文物的高清数字影像。该项目引入了“中国古代可移动文物知识图谱”,文物的名称、朝代、类别及有关联的词汇均可作为检索条件,大幅降低检索难度。高清的数字影像,让用户可以逐级放大欣赏纤毫毕现的细节,很大程度满足了公众学习、研究、观赏文物的需求,为创意设计提供了丰富资源,也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故宫博物院以“数字文物库”为窗口对文物进行二维数字化展示
 
故宫博物院以“数字多宝阁”为窗口对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展示
 
       截至今年5月,“数字文物库”浏览量超3300万次,是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最受公众欢迎的数字产品。故宫博物院也在加速数字化的建设进程,不断完善文物展示平台,如“数字多宝阁”和“故宫名画记”,以及应用程序如“故宫博物院”和“每日故宫”。这些产品使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能够以数字形式展示,实现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的开放共享。
 
       为了拓宽“数字文物”的开放共享渠道,2023年7月,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升级为多语种网站,包括英语、法语、俄语、日语和西班牙语五种语言,与中文网站以及青少年网站一起,构成了面向全球观众的网络平台和服务窗口,为海内外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服务。
 
       故宫博物院坚持以文化为核心,以文物为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以科技为支撑,从文物数字互联发展的新视角,融合科技与新媒体力量,创新文物价值展示渠道,延伸文物价值应用领域及范围,实现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