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凰艺术 | 川美在元宇宙的田野上耕作数码物

2023年07月11日
文章来源:凤凰艺术微信公众号

无界漂移
 
       “科技艺术”能否成为一种“范式”?
 
       对此,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在重庆时代美术馆呈现的两个展览中表示:“为此,我们以‘无界漂移’‘重庆全息碎片’隐喻这样一种艺术新范式,并形成互文式展示,意图让艺术与科技消融‘学科’‘领域’的限制,共时展开于古今语境、仪式、符号、观念、技术的多维对话中。这是融合科技创造力与艺术灵力的数字生活之旅,促使艺术家的主体、智识、感知融通于科技创造。
 
       当下,人工智能正在变成一种生产力:微软正在试图将ChatGPT集成到人们常用的办公软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生产力工具中 。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一些从业者起草文件、制作PPT和回复电子邮件等的办公的效率,但是由此引发媒体散播“会让成千上万人失业”的言论也让人们开始焦虑。       
       人们对于ChatGPT进行讨论的火热程度,让前两年流行的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变得不再炙手可热。大众总是被媒体引导、追逐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却又来不及思考与沉淀。而互联网所诞生的新事物,已经将人们之前的经验冲击得七零八落:虚拟世界意味着什么?未来互联网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幻想能否实现?显然,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些问题。
 

▲ 展览“重庆全息碎片”海报
 
       而在坐落中国西南的重要专业类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本文简称“川美”),将“科技艺术”作为教学实践、学科建设与创作研究的内容,并持续性思考虚拟世界的相关问题。两个月前,在重庆时代美术馆开幕的展览“无界漂移”与“重庆全息碎片”,展现出川美对于这一领域多年思考的教学成果。
 
01
跨院校、跨学科的最新教学成果
 
       位于展览“无界漂移”主题墙前的作品《信息镜像》,是由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袁浩楠、王润嘉、李林蔚、叶扬天、朱洪椿、陈雪怡共同完成的。这件作品是将前方观者的形象以马赛克的形式展现出来,属于具有秩序感、模糊感、时代感的像素艺术(Pixel Art)。这件作品的作者们对于对每一条灯带进行编程,相当于独立制造了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视。
 

▲ 袁浩楠、王润嘉、李林蔚、叶扬天、朱洪椿、陈雪怡《信息镜像》
 
       而这件作品是川美与电子科技大学三年合作的见证,这两所高校在过去的三年中一直保持着较高频率的跨院校、跨专业的合作交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地理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短期教学课程、讲座、论坛、展演等形式展开教学交流,工科院校的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而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增加了对于电子技术的实践能力。
 
▲ 刘衎衎《嘘,会爆》
 
       展览不仅呈现了跨院校的合作,还呈现了川美实验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的跨专业交流。观众进入展厅的第一件作品是雕塑系本科在读学生刘衎衎的《嘘,会爆》,由一个正在进行现场直播的屏幕、以及一个不断膨胀的红色气球组成。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就是某件事物因为网络而“火爆”,屏幕直播间人数增长会触发气球持续充气而爆炸。这件作品以非常直观的形式,讨论了网络舆情在短期的不可控性。
 
▲ 张瀚月、彭文、李佩耘《傎·离》
 
       来自造型艺术学院雕塑专业背景的学生对于空间的占有十分敏感,同样是来自该学院的张瀚月、彭文、李佩耘的作品《傎·离》,就展现了一个被上下颠倒的私人生活空间。
 
▲ 许善泓、李传刚、徐陆麟、付佳慧、邹明池《拟态窗口》
 
       而展厅中占据空间最大的一件作品是《拟态窗口》,由三个独立的游戏《赛博乐》《彼端》《情绪仓库》组成。这三个作品的作者许善泓、李传刚、徐陆麟、付佳慧、邹明池都是川美在读本科生,而这组作品也是他们科技艺术教研室多个学期的课程作品的积累成果,展现出他们对于游戏基本的框架设计、叙事逻辑和视觉呈现的掌握程度。
 
▲ 陈昱辰、梁莹林与汤振坤《感知信号》
 
       展厅中另一件看起来颇有科技感的大尺寸作品,是由陈昱辰、梁莹林与汤振坤创作的《感知信号》。这件不锈钢材质的交互装置的主体,是对于信号塔的变形的形式。艺术家还采用了监测电流的方式让装置和人的身体建立了弱电流的互通,从而影响装置局部的闪烁和运动效果。
 

▲ 《感知信号》细节
 
       陈昱辰毕业于川美造型艺术学院,她在参与川美与电子科技大学的交流中,逐渐掌握了金属、电路、控制装置等材质的组合运用,在今年先后获得2022-2023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提名与第十届“明天雕塑奖”年度奖艺术家称号。
 
▲ 陆云霞、汤振坤《内部时间》
 
       由陆云霞与汤振坤合作完成的作品《内部时间》,使用人造灯光模拟出自然光透过建筑窗户的场景。这组看似合理的投射关系不仅让人思考“时间”的形状,并且唤起人们与记忆相关的日常经验。陆云霞于川美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汤振坤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02
校企合作带来两种“重庆全息碎片”
 
       进入美术馆二层展览“重庆全息碎片”。此次展览作为2022年川美美术学学科建设项目“科技艺术‘数字混响’计划”第一期展览部分,采用线上和线下并行的叙事模式,探索艺科融合教育改革+WEB3.0互联网变革背景下,以及元宇宙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展览空间深度联动的可行路径。
 
▲ 重庆全息碎片&云厅&百度希壤
 
       此次展览也是联同雷电所、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联合教学平台,在面对新风潮下、艺术专业创作类学科如何实验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制教学试验。更重要的是面临新的科技艺术正在迅速发展的文化生态,作为教学基点的川美应如何迎接该挑战并参与其中,进行自我机制的形塑。
 
▲ 矽递科技、柴火空间《数字孪生温室大棚》
 
       川美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科技艺术教研室负责人张海超表示,作为地名的“重庆”更像是一个形容词:“重庆具有独特的赛博视觉属性:三维立体城市结构、无需多加修饰便可与遍布全息图像”。因此,此次展览的策划意图是通过对于在地性的强调来消解集中主义,并且建设一种“在未来传播领域中广延于虚实两界信息交互的重要公共设施”。
 
▲陈俊亦《蟾宫折桂》,希壤云厅
 
       观众进入展览后首先面对的,是入口处大屏幕中的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云厅(META ART STATION)”数字艺术馆。云厅中的展览分为“幻境”“地理”“空间”“生态”“形态”与“未来堪舆”六个“碎片”板块。借此机会,川美的实验艺术学院与雷电所正式达成科技艺术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该合作以云厅为空间平台形成元宇宙教学实践场地。
 
▲形态碎片展览空间
 
       观众可以通过操纵鼠标进入不同的“门”或者一层套着一层的“门”,然后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中的作品。在数字世界,观众可以看到建筑在功能性上的转变,或者是通过洞穴进入巨人身体,还可以尝试全新的雕塑体验方法……展览中的所有作品不再局限于物理属性,亦不再受重力、时间、结构等标准所衡量。
 

▲肖幸、胡曦月《站在大陆架的中心》
 
       而从元宇宙下线,线上的作品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线下展览中。例如在线上展览中反复出现的门,就是线下展览中Vrch Studio的《维筑的元素: 门》。Vrch Studio创始人谢明炫尝试定义虚拟建筑中最基本的元素,邀请观众通过输入不同的内容来让AI算法实时生成 “门”后的风景。
 
▲维筑的元素门 Vrch Studio
 
       龙盼提取了汕头贵屿植物中的铜并铸成了一枚枚的小风铃,以带有诗意的语言讨论了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问题;蔡宇潇以瘟疫处置为纽带、将传统与现实进行了幻想式的融合,将一位黄色健康码的外卖员在众人的簇拥下成为“送王船”仪式上的主角。这两件作品充满人文关怀,是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蔡宇潇《王船曼佐尼》 
 
       姚大均与未来学中心带来的《元宇宙堪舆》致力于研究文化的未来投射,并且打通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诸多默许的认知分界,观众可以选择让虚拟角色经历乘坐直梯的行为设定,参观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历届毕业生的作品。
 
▲姚大均&未来学中心展厅《元宇宙勘輿》 
 
       而在4月15日,张海超还参与了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2023感受力论坛——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并以《重庆全息碎片——西南元宇宙实验1.0》为题进行发言。
 
03
给在读美院学子更好的展示机会
 
       在展览“无界漂移”中,很多的学生作品不论是在形式的展现上,还是在观念的表达上,都有值得提升的地方。所以,当学生作品和老师作品处于同一个展览时,会让前者显得很生涩。而当下,像时代美术馆这样的非公立美术馆,已经很难看到举办以在读学生的作品为主的展览了,其原因正如F.S.迈克尔斯在其书中《难逃单调:当人遭遇经济浪潮》所写的那样:
 
       “不可讳言,迎合大众使艺术家及机构越来越难创作与展出挑战民众、让民众感到不舒服的艺术。在经济故事里,艺术绝不可能这么做。艺术机构关注的焦点逐渐从艺术家转移到消费者的需求。文化经验成了娱乐商品,它们能否展出完全取决于能否赚钱。成功的创意指的是能吸引大量民众前来消费的创意。”
 
▲唐俊、宋佩聪、王晓添《点滴》
 
       不仅仅是非公立美术馆,公立美术馆也以举办近现代艺术大师和画院画师、国展入围者的展览为主,自然也难以让尚未毕业的美院学生在空间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虽然近年来画廊发掘了很多刚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但是大多数美术馆的展览还是对艺术家的身份有所要求,因此像“无界漂移”这样的能够提振美术院校在读学生的职业信心的展览,显得尤为难得。
 
▲刘伟、赵盼《发条橙》
 
       学生作品本应该具有生涩感,毕竟思考也是需要一个从简单走向复杂、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展览“无界漂移”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可以看到学生在尝试独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这是十分难得且重要的。目前,就笔者所观察到的一些美术学院教育存在两种现象:学生的作品在风格上很像老师,没有深层次理解老师的思维逻辑;学生借鉴其他艺术家作品风格痕迹过重,而少数老师也在深度模仿外国艺术家的作品。
 
▲许承杰《沙之书》
 
       美术学院可以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做些什么?川美实践的路径之一就是跨学科协作,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事实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指出印象派之后学院教育和学院派已经变成了阻碍艺术进步的反向力量:“一门技术一旦成为美术学院的课程就意味着它的陈旧和过时……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艺术不再是技术问题,或者说,当代艺术创作已经超越了技术的比拼而变成了观念的较量。”

▲陈美懿、焦芷馨《不等式》
 
       在中国,从事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可以找会技术的人实现自己的想法,最终作品的著作权还是归艺术家所用。但是,在当下这个科技迭代加速的时刻,艺术家的创作还需不需要像传统艺术那样强调“心手合一”?对此,川美实验艺术学院教师邓川表示,掌握技术虽然会耗费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但是技术还是会对观念的实现产生影响。此外,对于新媒体感兴趣的学生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来寻求外部帮助从而实现自己的想法。
 
04
即刻体验线上、线下展览差异性
 
       展览“重庆全息碎片”的参观顺序十分有趣,线上展览在先、线下展览在后;而两种形式的展览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形式上的差异较大,对此张海超表示:“不管是成熟的艺术家,还是川美的学生团队,在构思作时都必须呈现出线上线下两套不同的方案,同时应对重庆时代美术馆实体空间的现场,以及百度希壤云厅元宇宙平台虚拟的技术现场。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探索元宇宙空间跟实体展厅之间的联系以及联动的可能性。”
 

▲陈星宇《科隆教堂》
 
       一般来说,同时拥有线上、线下形式的展览往往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大多数中国博物馆的线上展览是通过计算机影像数字技术,将线下展览进行360°全景的再现。另一种是模仿线下展览形式而制作成的线上展览,例如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线上画廊单元。
 
▲童文敏《拂过》
 
       相比之下,展览“重庆全息碎片”线上展览是对于线下展览的重构,正如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洋所言:“真正的网上展览不是给展览提供线上的看展方式,而是以同样的立意和展品在互联网世界中的重新构建,是一个展的数字化形态。”
 
▲刘广隶《Your Hands on Mine》
 
       而随着线上的视觉经验快速切换至线下,一些问题也就此浮现,首先是清晰度的问题。百度希壤云厅元宇宙平台的效果取决于算力,这对于渲染引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相比之下,线下展览中的作品画质要远远高于宇宙平台,如FOG科技艺术基站《囬游》在线下展览中的呈现就十分细腻。
 
▲FOG科技艺术基站《囬游》
 
       其次是体验感的问题。以往展览中的建筑多以3D渲染后的图片或是模型进行呈现,例如陈星宇的《科隆教堂》与刘第秋的《无尽之桥》分别采用了这两种形式。但是在线上展览中,这两组作品具有了与线下展览完全不一样的观看,人与建筑的合理尺度在元宇宙中建立了起来,并且两个作品可以遥相呼应,观众也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入虚拟建筑之内,而不是始终位于建筑模型或是照片之外。

▲刘第秋《无尽之桥》
 
       最后是角色呈现的问题。观众在进入云厅前,需要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在元宇宙的世界中移动,这些形象还是基于一种游戏角色设计的逻辑产生的。而在线下展览中,“形态碎片”策展人、艺术家张翔使用传统泥塑的稚拙手法,为观众制作了一个白色的泥人形象,这个在屏幕中的新形象生动而有趣,为元宇宙的身份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问题。
 
▲形态碎片空间作品
 
       因此,“幻境碎片”单元策展人邓川谈到:“如果回到当代展览的语境,从策展学的角度来看此次展览媒介实验性的拓展,元宇宙展览给到的观众或场域的话语开放性,这种权力的去中心化,我是觉得很有意思的。”
 
▲(韩)金泰俊《时间胶囊-人生是胶囊中的战争》   
 
       此外,展览“重庆全息碎片”为来自建筑师、交通、纯艺术等不同学科的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并且为使用不同技术标准的创作者建立了一个通用性的技术标准,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跨学科、跨地域、跨媒介对话场域。而细看展览中的作品,都涉及到思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05
结语
 
       展览中的艺术家对于技术的使用,并不囫囵吞枣,而是经过了形式上的深思熟虑与内容上的反复推敲。而当下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以及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现在社会环境,也有在作品中体现。张海超还告诉笔者,他在这两个项目中发现,科学家与工程师对在艺术中检验技术问题十分感兴趣。而川美在科技艺术领域的平台搭建工作,也揭示了科学家、工程师与其他学者没有重视的方面。
 

生态碎片展览空间
 
       技术不仅仅让猿成为人,制造新的物质界,还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界原本的演变轨迹。艺术科技不仅仅是体现艺术本身的美,而是让技术中的真、善、美以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阿弗烈·N·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在《科学与现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中表示:“西方为东方贡献的是科学及其所带来的科学前景。”那么,东方可以在当下为西方带来哪些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反思,这是值得期待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