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凯: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规划标准与空间塑造

2020年12月07日
文章来源:规划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0年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由中国儿童中心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儿童中心事业发展部承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会议上作的报告全文,欢迎分享。


一、认 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具体体现。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应该是从生命的孕育开始就要给予培育,宜居城市建设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人民”是广义的,从儿童到老年,每个年龄段都要给予关注。中国有1.3亿儿童生活在城市,占儿童总数的一半。关爱儿童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长期工作。“儿童友好城市”的概念起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其建设提案是在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决议之后提出,会议提出少年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建议将儿童的根本需求纳入街区或城市的规划中。“儿童友好城市”的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儿童友好的城市空间,并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惠及城市中所有儿童,使其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安全地玩耍与学习。 
 

       近年来,长沙、深圳、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将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开始尝试结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我们认为“儿童友好”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细节里。过去我们喜欢做大广场、宽马路,其实规划设计应从注重宏大叙事转向生活的各个角落,更应该做的是街角、宅前屋后,让孩子们回家以后能有一个安全的、便利的、有趣的、生态的玩耍的空间。特别是这次疫情发生以后,社区空间里缺少儿童设施成为大家更为关注的问题,更值得大家重视。


       从工作的角度来讲,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工作抓手是一个三步走的系列:一是落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等国家标准,围绕“生活圈”,规划设计儿童友好住区;二是要结合城市更新,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落实儿童友好理念,推动全龄友好的完整居住社区;三是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实践,规划师要沉下去,以责任规划师机制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二、标准规范

1、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为儿童友好保驾护航

       标准结合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特点和服务需求,旨在推动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活圈建设。儿童和青少年有不同的社区活动范围,其主要活动类型、设施使用频率以及社区活动参与程度均有显著区别。儿童分为学龄前儿童(0-6岁)、学龄儿童(7-12岁),在社区内以短距离出行为主,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青少年则涵盖13-17岁的人群,相较于儿童的出行距离有所扩大,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骑行和公共交通为辅。
 

2、标准将“生活圈”引入居住区规划分级,将儿童需求的各类设施和场所分级布局
 
       标准强调以人适宜的步行时间及可达路程,圈定日常生活范围,配套建设各类人群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新修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首次将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划分为: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3个生活圈居住区和居住街坊,共4个层级;将儿童需求的各类设施分别布局在各个层级。对于儿童来说,越常用、方便度要求越高的生活服务设施,越靠近家门口。

3、标准提出了多类型的儿童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1)青少年社区服务中心(站)、儿童之家

       通过青少年社区服务中心(站)、儿童之家等的配置,儿童可以体验高质量、包容性和参与式的教育和技能发展,不仅可以为困难儿童提出基础服务;也为各社区开展各具特色的儿童文化活动提供空间保障。各地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儿童之家中开展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活动,很多城市还在妇联的指导下开展了活动评比工作。

 
 
2)幼儿园
 
       标准充分考虑孩子活动能力,坚持步行5分钟内可以到达幼儿园,并提升幼儿园人均用地指标,提升了单项设施的规模。同时鼓励幼儿园与养老服务设施合建空间共享,服务代际融合。
 

3)小学、中学  

       标准对“大班额”小学、“巨无霸”学校  说不;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保障室外活动场地的配置,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学习和活动场地。
 

4、标准增加了基层儿童体育健身及活动场地的配置要求
 
       针对城市体育设施建设“重大型场馆、缺群众健身”等问题,标准对青少年身边的体育活动场地提出了设置要求,为孩子们提供结识朋友,尽情游戏和娱乐的空间。

       现状问题:基层城市体育健身活动场地严重匮乏

5、标准围绕“生活圈”优化居住区绿地系统,推动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让孩子们在上学路上,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接触绿色空间

       标准完善多层级绿地系统,倡导低影响开发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人均公共绿地规划指标提高3平方米;居民步行15分钟内能到达的公园绿地比重,从12.5%提升到50%;让孩子们在上学路上,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接触绿色空间。

6、标准落实“小街区,密路网”,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步行交通尺度
 
       标准提出居住区城市支路间距宜为150米~200米、不超过300米,促进城市支路网的优化与完善,有效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孩子们可以步行更短的距离,更便利地达到各类活动场地和儿童服务设施。

三、实践探索

北川 · 儿童活动场地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融合共生
 
       主要包括一是儿童活动场地融入街头绿地;二是结合鱼塘改造创建趣味儿童活动场所;三是结合滨水园路设置孩子们上学的绿色“学径”;四是城市公园设置景观带的草坡,为儿童提供自由活动场所。

 

四、导则指南

1 、围绕适宜儿童使用的环境设计——针对有场地无设计
 
       启动编制了《城市十五分钟活动圈建设指南》,增加对儿童场地的设计引导。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拥有很多活动设施的住区,有68%的住区儿童觉得活动设施“没啥好玩”,100%的孩子都说其实“想玩的事情有很多”。急需对现有的设施和场地引入精细化的、符合儿童需求的场地设计。
 

 
2 、围绕适宜儿童使用的专项场地设计——针对有规划难落实

       编制《社区足球场地专项建设指南》,增加相关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的引导。指南强调社区足球场地落实居住区生活圈规划要求分级设置,结合公共绿地布局,结合不同的实施方式统筹分类设置。

1)新城新区:落实标准

       城市新区、新建学校要按照标准配套建设足球场地设施。新建居住区要结合建设15分钟生活圈和健身圈,加强包括足球场地设施在内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建的足球场地设施应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2)旧城区:补齐短板

       旧城区要结合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利用各类空闲用地、废弃厂房、街角广场等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既有学校改扩建时要创造条件建设适宜的足球场地设施。

 
 
 
3 、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完整居住社区构建——推动落实
 
       编制《完整社区建设指南》,结合步行可达范围,将儿童服务设施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居民步行可达的范围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步行能力,以及幼儿园、社区养老、便民服务等设施的合理运行规模,将规模设置在步行5-10分钟距离,人口0.5-1.2万人。
 

4、推动责任规划师机制——参与式设计带动公众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共建

       由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发起的海淀实验小学苏州街校区门前公共空间提升项目,是责任规划师带领小学生直接参与设计构思,最终将方案落地,提升校区门前的公共空间环境质量。
 

5、多部门协同——参与式设计带动公众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共建
 
       2018年成都市优秀儿童之家评选活动的案例着重体现了在妇联的带动下开展丰富的儿童活动。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过程中充分发挥好“儿童之家”作用,市妇儿工委办紧紧围绕构建高品质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开展 2018 年优秀儿童之家评选活动,树立儿童之家优秀样板,指导全市儿童之家建设。
 

五、展 望
 

1、依托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儿童友好城市相关研究
 
       继续推出各类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设计和建设指引。立足本土经验,制定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公共出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指引,告诉全社会怎样的空间是儿童友好型空间、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型空间;以权威学术机构名义推广指引,引导有关部门优先采购符合儿童友好理念的儿童活动设施,进而引导企业的产品供给。
 
2、积极支持女规划师委员会的工作,为儿童友好城市作出贡献
 
       由细微及整体,由身边向周边:从街坊到社区,从社区到街道,从街道到片区,从片区及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住区、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城市。在实践中助力孩子们与城市一起成长:引导适宜儿童的城市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儿童参与城市宜居环境塑造。从“儿童友好”推动“全龄友好”:通过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方式体现以人为本。只有真正实现儿童友好,世界才能够美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