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展览开创先河
展览开创先河
博物馆界首个纯数字(文物)体验展
本次展览获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首都博物馆支持,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多家文博单位共同合作,是全国博物馆领域首个纯数字(文物)体验展,超越了传统的文物展,也不同于商业性质的数字艺术展,开创了先河。

2017年,国家文物局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互联网与文物资源的跨界融合,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弘扬。作为总结过去三年“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展览围绕经典文物IP打造全新数字文博体验,为行动计划交上了首份答卷。
02
文物内容为王
文物内容为王
“技术”与“文化”融合呈现
技术革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采用腾讯云AI,AI书法,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声学技术等创新技术手段,不仅展示了腾讯作为互联网科技大企的先进数字技术创新,更有效地展示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文物背后不同的文化主题,展览打造了五个主题空间,以数字化结合创意互动形式,讲述近百件珍贵文物的“前世今生”,观众可以在展览构建的不同“时空舱”中感受多种文化内涵。

技术革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采用腾讯云AI,AI书法,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声学技术等创新技术手段,不仅展示了腾讯作为互联网科技大企的先进数字技术创新,更有效地展示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文物背后不同的文化主题,展览打造了五个主题空间,以数字化结合创意互动形式,讲述近百件珍贵文物的“前世今生”,观众在“天人相合:神明与礼制”时空舱,揭开青铜器背后蕴藏的礼制文化与神秘的人文色彩,解锁青铜密码,感受前沿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多种应用方式;可以在展览构建的不同“时空舱”中感受多种文化内涵。

在“有典有章:理性与秩序”时空舱,与千军万马重走“一统之路”,体会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骁勇与秩序、热血与谋略;

在“美善合一:匠心与技道”时空舱,轻弹古琴奏曲,挥手舞动单衣,全方位体验古时文人雅士的悠然之乐;

在“翰墨文心:风骨与气韵”时空舱,重回“兰亭雅集”,进行一场关于笔墨纸砚的“灵魂”洗礼;

在“文以化之:交流与融合”时空舱,进入万里浩浩的丝绸之路,在“大漠驼铃声“中感受日升月落,风沙迷眼中看丝绸路上的驼队满载珍宝……这一刻,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展览品,传统文化也不仅是时隔千百年的古老传说。科技让文化离人更近,让文物“活了起来”。
03
观众调研数据最新出炉
观众调研数据最新出炉
5万+参观 85%好评推荐率
据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刘小岚今天向博物馆头条介绍,自开展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限流参观),但至今已接待了超过5万人次参观,在开展的前半个月里时常出现预约一票难求的情况,展览巡展至各城市的呼声较高。

在展览现场,主办方做了自愿性的观众调查问卷,累计搜集到数百份有效反馈。整理这些信息后发现,85%的观众表示非常愿意向朋友推荐展览,尤其是亲子游类型的观众,他们特别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对策展团队来说也是一个启发。

根据后续的调研和网上评论搜集反馈,观众们最喜欢展览中敦煌诗巾、曲水流觞、高山流水、兰亭集序等展项。

04
行业瞩目 各界关注
文博数字化走向“理性、建设性”
近期以来,“博物馆数字化”成为行业聚焦点,“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让文博数字展示看到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它不仅撬动大众的良好传播和曝光,更激发文博行业自上而下的重视与推动。

本次展览得到国家文物局及其直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指导与支持。展览开幕之时,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参观了展览,对展览表示出较大的肯定与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给予广泛报道。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刘小岚表示,这一次对腾讯来说是特别好的尝试,互联网科技和传统文明首次叠加起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展览提升和体验改进工作,希望借助科技公司的力量,让技术和文明加在一起焕发出特别不一样的光彩。”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表示,数字展示给博物馆带来新机遇,文物交流与展示的数字化利用前景广阔,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故事,是新时代博物馆发展应有之义和大势所趋。让优秀的中华文明通过数字技术的手段“走出去”是业界努力的方向。数字展示助推博物馆文化传播,文物故事讲述需要数字展示引爆。首都博物馆联合腾讯在展览闭幕前还组织了业内馆长专家研讨,各馆代表对展览的前沿探索、创新实践表示充分肯定,对展览参观体验优化、主题内容提升提出了专业指导和建议。我们相信,随着展览内容和技术不断迭代,在博物馆方和设计运营方的共同努力下,文博数字展示将日益走向“理性、建设性”。